一個由443 port所引起的爆肝血案
以下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為保護當事人,以下將會做適度的改編。 本文開始 回想起來,距今大概也有幾年的時間了吧。 在產品經歷了無數次的alpha與beta測試,最後即將上線的前夕的時候曾經發生這麼樣的一個事件:這個事件造成數十個工程師與QA不眠不休的努力,經歷無數小時的苦悶掙扎、有歡笑有淚水(只有最後),最終才得以解脫的悲慘事件。如果當初早點知道443 port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或許我們這些苦命的攻城獅全部都可以早點回家洗洗睡了…… 首先,在這個事件當中主要有三個單位涉及其中:營運方RD人員、營運方QA人員與我們這些負責研發的攻城獅。 事件的難解有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權限去調查與更動已佈署在營運方的任何程式碼與設定。 我們必須要憑空想像出所有可能的原因,並依賴營運方的QA人員進行對應的操作。 死線就在眼前。 原本的產品預定的上線時間就在BUG發生的前幾天;這個BUG所涉及的功能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整個產品的生命線。而這個功能不管在alpha或beta測試環境都非常完美的運作,可是,卻在實際要運作的上線環境發生問題。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猜想是營運方某個對應api的設定檔設置錯誤,然而對方也在懷疑是我們的程式寫錯……於是,鬼打牆的戲碼就這樣開始上演了。 三方溝通是一件非常耗費心神的事,想要確認任何的東西都需要透過大量的陳述,想辦法說服對方說確認這件事是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有時第一次的要求並不會很快的就得到回應,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強調之後事情才有可能得到答覆。這期間的無力感是非常重的,因為必須要想辦法提出正確的問題與『問法』,才有辦法得到希望的答案。 我們不斷的比較沙箱環境與上線環境的log,最後發現了下面這個可疑的api: 沙箱環境:http://xxx-alpha.com/api 正式環境:http://xxx..com:443/api 為什麼正式環境要帶個443 port?而把這串api直接丟上瀏灠器上卻直接回應一個bad request(400)。至少該給我一個權限不足(403)之類的訊息吧?正式環境的網址是對的嗎?當我把這個疑問向營運方提出的時候,對方卻說那是正常的,內部機制會自動加上443,我們不用去關心細節。 自動加上443?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嗎? 嗯……不過被回答不用去關心他們內部細節的話,當然我也無話可說,也只能乖乖的繼續尋找其他可能的線索。 就當大家在接近要放棄狀態,準備延後產品上線時間的時候,我們內部的一位伺服器專家突然冒出一句話:「一般443走https … Continued